从手机里的小额信贷到家电卖场的分期支付,消费金融早已渗透普通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随着行业规模持续增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逐渐成为衡量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成色的重要指标。2025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是如何从内部制度建设到外部生态营造双向发力,守护消费者的“钱袋子”?
内部合规展业:政策落地的践行者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强化商业银行总行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管理责任,明确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的准入要求,强调业务成本费用和经营效益管理,规范业务定价机制,细化自主风控要求,防范增信服务机构过度增信风险等。
助贷新规将于10月1日起实施。目前,距离新规实施已不到3个月,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正在陆续披露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7月17日,招联消费金融在官网公布了一份包含11家助贷合作机构的名单。平安消费金融也在7月份公布了17家合作的营销获客机构名单。截至目前,已有7家消费金融机构公布了助贷合作方名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助贷新规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短期内,在助贷新规的影响下,部分多头客群存在阶段性信用风险波动,需要采取更加稳健审慎的业务和风控策略,做好风险管控。
“助贷新规对合作机构准入门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制定了涵盖资本实力、数据合规性、风控能力及品牌信誉的准入标准,优先与度小满、美团、微众、京东金融等已纳入银行‘白名单’的平台合作,从源头筑牢风险防线。在贷前依托自主研发的‘星斗’智能风控系统,确保业务全流程合规可控。贷后方面,丰富智能化催收手段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降低风险损失。”哈银消金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尽管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尚未在公开渠道披露助贷合作名单,但是相关工作正在酝酿之中。
“公司将持续推行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严格准入标准并实施动态调整。计划于9月公布合作助贷机构名单,增强合作透明度。同时,加速与头部助贷平台合作,提升资产端整体质量,优化资产结构。”谈及合规展业,蒙商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加强助贷机构管理,明确助贷机构不得介入核心风控环节,不得以任何形式捆绑双方合作的贷款业务向借款人收取费用,并要求合作机构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中原消金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已经针对互联网平台、增信服务机构建立了规范清晰的机构管理机制,涵盖机构准入、存续期管理、退出管理等,合作机构需按照相关办法进行审批后准入合作。在准入阶段将综合考虑经营情况、行业经验、服务质量、业务合规和机构声誉等方面对合作机构进行准入前评估。
中邮消金也表示,将通过强化风险管控和合规经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助力更多消费者实现美好生活。
从积极落实合作助贷机构的披露来看,内部合规展业是消费金融公司稳健发展的基石,也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根本保障。通过积极落实政策法规,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消费金融公司为自身业务开展划定了清晰的边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外部环境营造:安全环境的守护者
在消费金融市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代理维权”“处置信用卡债务”等幌子,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精神伤害。
今年,消费金融公司在打击金融“黑灰产”、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继续行动。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今年6月,马上消费研究院联合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消费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2025)》。在行业研究之外,针对打击金融“黑灰产”,消费金融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辨识能力,从源头上遏制金融“黑灰产”的发展。
在打击金融“黑灰产”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据了解,哈银消金通过“繁星计划”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利用漫画、短视频等形式在官网、抖音等渠道宣传征信重要性、反诈技巧等内容,上半年覆盖用户超500万人次。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消费金融公司持之以恒,为金融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透明、公平的金融消费环境,推动消费金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永信证券-炒股杠杆网站-股市怎么开通杠杆-丹东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