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教师培训活动刚刚落幕。这不是普通的开会,而是近400名老师齐聚一堂,现场体验陶艺、橡皮章、中式花酥,边学边练,点燃了大家对劳动教育的热情。7月2日至4日,这三天,哈尔滨市香坊区成了全省劳动教育老师们的“大课堂”。
活动在哈尔滨启迪学校拉开帷幕。主办方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直接把目标定得明明白白:让劳动教育不再是课本上的几句话,而是真正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学院的负责人站上台,结合黑龙江的实际情况,讲了未来劳动教育的规划。简单说,就是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香坊区教育局的领导也上台讲了几句,话不多,但句句在点子上:这次活动在香坊区办,是对当地教育工作的肯定,也是一次展现的机会。
这场活动的亮点,不只是听报告、看PPT,而是真刀真枪地干起来。香坊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早就被评为了省级劳动教育示范校,这次他们拿出了看家本领。学校不仅提供了场地,还精心设计了陶艺体验、橡皮章制作和中式花酥三门实践课。老师们脱下讲台上的正装,挽起袖子,跟着指导老师捏泥巴、刻橡皮章、做花酥。现场气氛热火朝天,老师们一边学,一边讨论怎么把这些技能带回课堂,让学生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全国劳动模范魏书生来了,他的话接地气,直戳人心。他讲了劳动教育怎么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结合起来,帮学生全面成长。魏老师举了个例子:一个学生学会了种花,不仅懂了植物知识,还学会了耐心和责任心。这番话让不少老师点头称是,觉得劳动教育原来可以这么有意思。AI教育专家龚春燕也分享了她的看法,她说科技可以让劳动教育更高效,比如用智能设备教学生设计简单的劳动工具。课程评价专家程艳霞则从怎么评估劳动课的效果入手,提醒老师们不能只看学生做了什么,还要看他们从中学会了什么。
香坊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的赵丽娜老师,成了全场的焦点。她分享了自己怎么带学生通过劳动课培养动手能力,比如教学生做手工、种菜,甚至修简单的家具。她的课堂不死板,学生爱上劳动课,连平时不爱动的孩子都抢着参加。赵老师的话让参会老师们听得入了迷,很多人当场就拿出笔记本,记下她的教学方法,想回去试试。
重庆来的老师也带来了他们的经验。他们展示了一种“劳动+社区服务”的模式,比如组织学生去社区帮忙清扫街道、种树,既锻炼了学生,也让社区变得更美。黑龙江本地的老师也不甘示弱,分享了他们在农村学校开展的劳动课,比如教学生种地瓜、养小鸡。这些分享让大家看到,劳动教育不只是城里学校的专利,农村的孩子也能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活动的高潮在后两天,老师们分组体验了陶艺、橡皮章和中式花酥的课程。陶艺课上,老师们从揉泥到拉胚,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有人笑称,平时教学生写字画画,这回自己倒成了“学生”,手忙脚乱却乐在其中。橡皮章课上,老师们刻出了一个个精致的小图案,很多人说要把这门手艺带回学校,教学生做个性化书签。中式花酥课更是热闹,老师们一边学一边吃,现场香气四溢。不少老师感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劳动课的魅力。
香坊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这次可没少下功夫。从活动筹备到课程安排,再到后勤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老师们吃住行都舒心,培训结束后还有问卷调查,了解大家的需求。学校负责人说,他们的目标不是办一次活动就完事,而是要通过这次机会,把劳动教育的火种带到全省各地。
数据也说明了这次活动的含金量。据统计,全省共有398名劳动教育老师参加,涵盖了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学段。活动期间,共开展了12场专题讲座、3门实践课程和5次分组讨论。参会老师提交的反馈显示,超过95%的人觉得这次培训“很实用”,八成以上的老师表示会把学到的内容直接用到课堂上。
劳动教育为啥这么重要?因为它不只是教学生干活,而是让他们学会生活。比如,学生通过劳动课学会了做饭,不仅能照顾自己,还能帮家里分担家务。有的学校甚至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忙,给老人们带去温暖。这些事看着小,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可不小。老师们在培训中也提到,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动手能力,劳动教育正好能补上这一课。
活动结束了,但劳动教育的路才刚起步。香坊区的老师们已经在琢磨,怎么把这次学到的经验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全省的老师们也带着满满的干货回了家,准备在自己的课堂上大干一场。你说,劳动教育能不能让孩子们更热爱生活?这个问题,留给每个人去思考。
永信证券-炒股杠杆网站-股市怎么开通杠杆-丹东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